2025-01-16 10:45来源:本站
哥哥打大a辅助工具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我微下载使用。哥哥打大a辅助工具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操作方式十分简单,打开这个应用便可以自定义微乐小程序系统规律,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一键便可以生成出微乐小程序专用辅助器,不管你是想分享给你好友或者哥哥打大a辅助工具ia辅助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同时应用在很多场景之下这个微乐小程序计算辅助也是非常有用的哦,使用起来简直不要太过有趣。特别是在大家微乐小程序时可以拿来修改自己的牌型,让自己变成“教程”,让朋友看不出。凡诸如此种场景可谓多的不得了,非常的实用且有益,
1、界面简单,没有任何广告弹出,只有一个编辑框。
2、没有风险,里面的微乐小程序黑科技,一键就能快速透明。
3、上手简单,内置详细流程视频教学,新手小白可以快速上手。
4、体积小,不占用任何手机内存,运行流畅。
哥哥打大a辅助工具开挂技巧教程
1、用户打开应用后不用登录就可以直接使用,点击微乐小程序挂所指区域
2、然后输入自己想要有的挂进行辅助开挂功能
3、返回就可以看到效果了,微乐小程序辅助就可以开挂出去了
哥哥打大a辅助工具
1、一款绝对能够让你火爆辅助神器app,可以将微乐小程序插件进行任意的修改;
2、微乐小程序辅助的首页看起来可能会比较low,填完方法生成后的技巧就和教程一样;
3、微乐小程序辅助是可以任由你去攻略的,想要达到真实的效果可以换上自己的微乐小程序挂。
哥哥打大a辅助工具ai黑科技系统规律教程开挂技巧
1、操作简单,容易上手;
2、效果必胜,一键必赢;
3、轻松取胜教程必备,快捷又方便
网上科普有关“病害标本有哪些分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病害标本有哪些分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specimens of plant disease
许志刚
供教学示范、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或陈列展览的病植物或病原物。植物病害标本通常包括具典型症状的病植物、病原物的纯培养、病原物玻片标本或照片。完整的标本应注有正规的标签,标签是一个索引,能提供最重要的信息。病植物上的标签应记载:寄主名称(附拉丁学名)、病害名称、病原物名称(附拉丁学名)、采集地点、采集者、鉴定者、采集日期,备注栏内有病害症状的简要描述,发病场所的地理特点,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标本的种类很多,因植物和病原物种类的不同、保存的目的和用途、制作方法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蜡叶标本、浸渍标本、玻片标本、琼脂薄膜标本、菌种标本、活体标本、照片、幼灯片和录像等。
蜡叶标本
采集典型症状植物经脱水干燥和定型后,装在玻璃盒中,或固定在硬纸板上,贴上标签。蜡叶标本多限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幼苗上的病害,较少用于果实病害压制。有的病害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或不同部位表现不同的症状,应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部位采集后进行压制。有些病害的病原物能侵害不同的寄主,并表现不同的症状,如梨锈菌在梨和转主寄主桧柏上为害的症状不同,应分别采集在各个寄主上不同阶段的标本。蜡叶标本的干燥工艺对标本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方法是将新鲜的标本夹在干燥的吸水纸中,经多次换纸逐步脱水。干燥的标本基本上仍保持原有色泽。也可用热砂或熨斗烫压的快速干燥方法,处理过的标本再夹在吸水纸中吸水1~2天即可。优点是能很快压平和干燥,缺点是温度过高常导致褪色或变色,绿色不易长久保存。保绿效果较好的是采用醋酸铜或硫酸铜浸渍法。将新鲜标本经浸渍处理后再压干,绿色可以经久不变。经干燥压制后的标本也可密封在特制的塑料膜内,更方便于保存,还可从正反面进行观察。
浸渍标本
对多汁的植物、果实或有瘤肿症状的植物,为了尽量保持病害的特征或原有色泽,必须浸泡在防腐液或保色液中。浸渍液以醋酸铜和亚硫酸液为多,视标本种类和保存要求而异。如单纯防腐的可用福尔马林酒精液(FAA),保持绿色用醋酸铜或硫酸铜溶液,保持**和桔红色用赫斯娄(Hesler)液和瓦查氏液等。浸渍标本常保存在盛满药剂的方形或圆柱形标本瓶中,瓶口要用石蜡密封,以防液体蒸发后标本干燥变质等。
玻片标本
有临时玻片和永久玻片两种。临时玻片一般以水、乳酚油或希尔液为浮载剂,将病原生物或病组织作徒手切片后挑制而成。临时玻片中的浮载剂易蒸发而干涸,不能持久,可在盖玻片边缘用指甲油或树脂密封,制成半永久玻片。永久玻片是将病材料或病原物的子实体制成石蜡切片,标本中的材料厚度均匀一致,经透明和染色后,不同的组织显示不同的色泽,对比度强,清晰易认,可保持数十年不变,有利于病原物鉴定或病理变化的研究。
菌种标本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实验室内保存的菌种都是经分离纯化后的纯培养物,绝大多数的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都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可以在冰箱中保存,更多的是经冻干后在真空状态下的安瓿瓶中保存。大多数真菌在培养皿的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特定形态的菌落,再将其移放到玻璃纸片上,经蒸发干燥留下一层长有菌落的琼脂薄膜,装在清洁的纸袋中,与蜡叶标本一起保存。
活体标本
许多病害标本,在未充分认识或鉴定以前,应尽量保留活体标本。尤其是各种霜霉病,类菌原体等,一旦组织干枯死亡,这些专性寄生的病原物亦同时死亡,很难进一步分离鉴定。因此,采回的材料应尽量保持存活状态,必要时应不断地转移或接种到实验室或温室中栽培的草本寄主植物甚至试管苗上。少数病原真菌和细菌以及所有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必须接种在寄主活体上才能保存其活力。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可密封在干燥的种子瓶内在低温下保存多年。
照片与录像
调查或采集中见到的主要病害植物和病原物在野外的生态环境,除用文字描述外,还可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下来,可以保存比肉眼观察更完整、细致、有真实感的形象。
病害传播
disease spread
赵美琦
病原物传播体从发病植株或位点向健康植株或位点的扩散蔓延过程。表现为病害随时间在空间分布的变化,即病害流行过程中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病害传播的量变规律,主要决定于病原物传播体的种类、生物学特性、数量及其传播方式和动力。病害传播规律的定量研究,主要针对气传病害,其他病害研究较少。
病害传播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物理学过程,虽然以病原物传播体(见传播体)的传播为基础,又不等同。首先由孢子的形成和释放决定传播体的数量和质量。其扩散和着落决定孢子的物理传播,侵染和发病最终实现病害传播。因此,在病害传播距离的研究中提出了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距离和病害传播距离的概念。由于孢子的气流传播规律几乎和非生物的空中微粒的气流传播规律一样,因此很早就有人引用气体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描述病原物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距离。艾罗尔(D.E.Aylor,1978)研究了孢子释放率和孢子所受外力的关系。施罗特(H.Schr?dter,1960)提出了孢子飞散距离与上升气流、水平风速、沉降速度的关系及孢子随上升气流达到的最大高度。帕斯奎尔(F.Pasquill,1962)把描述空中微粒传播扩散规律的高斯烟缕模型(The Gaussian plume model)移植到病原物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规律中来研究。但是,当一个病原物传播体被气流传到很远距离后,它能否萌发、侵染、以至造成病害流行后果,受一系列复杂因素制约。所以病原物的物理传播只是病害传播的前提,病害的传播距离实为病原物传播体的有效传播距离。
病害传播距离既受传播体的物理性状、气流运动规律的影响,也受传播体、寄主植物及其环境等有关生物因素影响。当一定量的孢子由菌源中心经传播发病后,新生病害的空间分布,一般是在菌源中心处病害密度最大,距离愈远,密度愈小,呈现一定梯度。这就是侵染梯度或病害梯度,可用清泽茂久和麦肯齐(D.R.Mac Kenzie,1979)建立的梯度模型,推求出反映病害传播到某一距离的概率(见病害梯度)。不同病害的传播梯度不同,其传播距离也不同。梯度愈缓,传播距离愈远;反之,则传播距离近。从梯度模型看,理论上只有当距离无限大时,病害密度才接近0。但实际上,病害传播距离是有限的,所以,在推求传播距离时,首先要根据病害种类和工作要求的精度确定病害“实查可得最低病情”,才能由梯度模型推出传播距离。在病害实际流行过程中,可通过人为控制孢子释放的时间,为此测量出病害的一次传播距离或一代传播距离(见传播距离)。
在病害的一次传播距离或一代传播距离中,菌源中心产生的病原物传播体受很短一段时间内单一方向风的作用,造成子代病害的扇形分布,有时可简化而看成单向的直线传播,自然界中这种传播结果较少见。更多的是在一段时间内,风向风速发生多次变化,造成传播后新生病害常呈圆形、椭圆形,甚至不规则形的分布。根据病害传播的实测数据研制各种空间动态模型,如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直线传播、圆形传播、椭圆形传播的空间动态模型。还可将病害流行过程中的时空动态结合起来,建立时空一体的综合模型,可以预测病害传播距离,及推求病害传播速度、分析寄主相对抗病性和植株密度的影响及其田间发病图式。从而为病害流行预测和管理决策服务。
病害调查
plant disease survey
商鸿生
在病害发生现场收集有关病害的种类、分布、严重程度、为害状况及造成的损失以及相关环境要素的基本数据,用以阐明病害发生规律和为加强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病害调查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既是开展试验研究的前提,也是生产上制订防治策略前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
调查类型病害调查分为基本调查(普查)和专题调查两大类型。基本调查以了解一定地理区域内各种植物或特定植物的病害种类、分布与损失程度为目的,所获得的资料用于编写病害志、绘制病害分布图和拟定防治规划。植物检疫性病害普查资料是划分疫区和保护区,确定或撤消检疫对象的重要依据。专题调查的对象和目的各不相同,多以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害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病害发生和防治中的关键问题。①病害发生规律调查。主要了解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品种和栽培措施的关系,或病害流行关键阶段(越冬期、越夏期)的发病特点。有时通过多年多点调查了解病情发展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积累系统数据,用于建立数字模型。②测报调查。侧重收集菌量、病情和气象资料,用于建立预测式或依据已有的办法进行病害预测。③病害防治专题调查。是评价农药、品种、天敌以及综合措施的防治效果、效益和存在问题。④作物品种抗病性调查。主要了解田间品种的抗病性表现和变异情况。
调查原则
植物病害调查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①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任务;②要有周密的调查方案,确定适宜的调查方法;③如实反映情况,防止主观片面;④控制调查的规模,尽量节约时间、人力和财力;⑤调查资料完整,配套,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并有代表性和可比性;⑥与田间试验和室内研究紧密结合,互相衔接。
调查方法
根据病害性质和调查目的,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常见调查方式有巡回调查和定点调查两类。前者适用于较大地理范围,多按既定的路线进行调查,有些病害测报调查,各年均按一定的路线巡回调查,以积累可比性的病情资料。定点调查是选择代表性田块,固定调查点或固定调查植株,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多次调查,以了解病情消长规律。此外,在测报调查和品种抗病性调查时,还在适于发病的地块,特设调查圃(观察圃),前者种植感病品种,以避免品种抗病性的干扰,获得真实的菌源和病情数据,后者则种植一套抗病品种,观察抗病性变异情况。
病害调查以发病现场的实查为主,辅以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除定点系统调查外,因时间和劳力的限制,多采用田间踏查和目测估计的方法,必要时取样细查计数。调查时间间隔和次数依调查目的而异,普查每5~10年一次,专题调查可不定期或定期进行。调查前要研究确定调查时期、次数、取样方法,选定发病率、病害严重度和侵染型的记载标准,印制调查表格,备好计数器、放大镜、望远镜、海拔仪、录音机、照相机等常用器具。对少数作物现已研制出半自动式或自动式田间病情数据收集器,可在调查人员监控下自行记录病情数据并输入电脑。遥感技术也已用于病情调查和损失估计。
病害流行动态
epidemic dynamic
肖悦岩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害数量随时间和空间的消长。广义的病害流行动态包括病害种类(群落结构)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主要研究病害流行中病害空间分布格局、数量消长速率及其变化规律,这些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进行病害预测和防治决策的重要基础。
病害流行动态分为时间动态(见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见病害流行空间动态),两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观。时间动态以时间为主要量纲,研究病害数量(X)随时间(t)而变的流行速率(△X/Δt)问题,涉及相应的曲线形式和各种描述公式。空间动态则以空间距离(d)为主要量纲,研究病害密度或数量随空间位置而变的病害梯度(△X/△d)、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及其变化规率。病害梯度和传播距离可以说是某一瞬间的空间格局,而传播速度又增加了时间维,成为传播距离在时间维上的变化率。上述这些概念的区分只是为了便于分析病害传播和流行才进行的简化。在客观的病害流行过程中,时空动态是平行并进,密不可分的。没有病害数量的增殖,就不可能实现病害的传播;没有有效的传播所导致的病区扩大,也就难以实现种群的继续增殖。然而,已有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大多属于时间动态的范畴。虽然也有一些空间动态研究结果,但能实用的不多,时空动态综合研究则更少(M.J.Jeger,1983,P.Kampmeijer and J.C.Zadoks,1977,赵美琦等,1985)。
由于流行学是群体中病害的科学(J.E.Van der Plank,1963),病害流行动态也立足于群体水平的研究,深入分析时要以个体水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为基础,发展一些新的定量概念和参数,如侵染概率、显症率、越冬、越夏期病菌存活率、病斑扩展速率、产孢量、孢子着落率等等。流行动态的重要参数——流行速率正是这些参数在群体水平上的综合。病害流行动态与侵染过程的关系如图所示。流行动态研究的规模向宏观方向发展达到群落水平,涉及病害种类的演替或演化、地理分布等,时空跨度更大。
季节流行动态与侵染过程的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植物病害是农业生态系统或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病害流行动态是由整个系统结构决定的并且体现系统某方面的功能。病害流行动态规律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病害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解析和综合的方法同样重要。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动态的研究都要建立速率与有关因子的联系,涉及选择哪些主导因子和建立何种形式的关系式。
随着流行学的不断发展,病害流行动态已经进入定量研究阶段。它以病原物、病害和环境的系统定量监测为基础(见病害监测)。1963年范德普朗克(J.E.Van dar Plank)首次用逻辑斯蒂模型描述病害流行动态(见逻辑斯蒂方程),1969年瓦格纳和霍斯福尔(P.E.Waggoner and J.G.Horsfall)首次报道了用于番茄早疫病的模拟模型——EPIDEM。近期的研究侧重以病害流行动态定量模拟为轴心,组合损失估计、防治效果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构成病害管理系统。流行动态的预测由短期、中期向长期乃至超长期发展。
参考书目
曾士迈、杨演:《植物病害流行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86.
Zadoks,J.C.and R.D.Schein,Epidemiology and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New York,1979.
病害流行监测
epidemics monitoring
曾士迈
对病害流行实况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测记载,简称监测。目的在于掌握病害流行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为生产上提供病害预测和防治决策的可靠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流行规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资料。将病害防治看成是系统管理,在一定的防治目标下,防治决策是管理的核心,预测是决策的基础,实况监测是预测和决策的依据。没有大量合格的数据资料,预测方法的研制和防治决策研究均无从下手。农田生态系统及其植物病害系统仍在不断演化,流行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预测方法的提高需要坚持病害监测工作。监测的内容包括病情(病害数量或程度)监测、病原物发育进度和种群数量监测、病原物生理小种监测、传病介体监测、作物监测和环境监测。监测的方法因内容项目而异,但共同要求是保证准确,力求简便。有些特殊项目需要专门的技术和仪器设备。
病害流行监测与系统观察的区别
系统观察是针对固定田地或其样点每隔一定日数进行一次发病数量或密度的调查,掌握病害数量因时而变的动态,其对象往往限于某一种病害或病害本身。目前病害系统观察已成为农田有害生物(病、虫、草、鼠)“系统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是以几种主要病害的系统调查为中心,同时对有关气象因素、栽培条件、寄主状况进行全面的系统调查,还要取得与本地病害流行有关的外地病害信息。对有些病害还要增设项目,例如对存在有生理小种的病原物须了解其小种组成,对虫传病毒病害需调查传毒介体的种群动态和带毒率,针对某些农药还要进行病菌抗药性的监测,等等。总之,对“病害系统”的组分同步进行全面持续的调查,监测的对象是整个“病害系统”,而并非某种病害病情的时序数据。所以,“系统监测”中的“系统”不是通常用语“系统调查”中一般含义,而是系统科学的科学术语“系统”所具的含义。这种系统监测,获得的信息才能满足预测和决策的需要。
服务于生产和服务于研究的监测,基本原则和内容是一致的,但具体作法和要求有所不同。服务于生产的,要简便实用,只要能满足当地当时预测决策所需,项目不宜过多、作法力避繁难;服务于研究的,项目需全面细致,数据质量要求较高,以利于深化规律认识提高预测方法。需力求作法经济可行,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多的信息。两者绝不可割裂,力求结合起来,尽可能作到一举两得、同一数据可两用,或求同存异而信息能相互转换。不论为生产服务还是为研究服务,系统监测工作必须持久稳定,包括组织、制度和技术方法的相对稳定。与气象工作系统一样,没有长期、大量、规格一致的可靠数据资料,要认清规律和提高预测水平是不可想象的。监测工作在起步阶段,甚少效益,但坚持越久,它的作用会越大。从发展看,农田有害生物系统监测将逐步发展到气象观测工作那样的高度。
病情监测
指病情(病害发生程度或数量)的定期连续调查。每次调查进行病情估计,或针对一定面积进行目测估计,或通过抽样,计数,对整体进行估计。病情估计是流行学研究的基石,没有病情定量方法和数据,就没有定量流行学,也就难以进行病害预测、品种抗病性鉴定、药效测定和防治效果测定。
病情估计
流行学中既重要又很难作好的工作之一。病情通常用病害的普遍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表达。普遍率是发病的植物体单元数占植物体单元调查总数的百分率。植物体单元可以是植株、茎、叶、果、穗等,相应的普遍率实为病株率、病茎率、病叶率、病果率、病穗率等。普遍率说明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严重度是发病的植物单元上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率,说明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全面说明病害发生的程度。病情指数是上述两者的乘积,或各级严重度的加权平均。实际是植物群体(包括发病的和无病的)的平均严重度。病情指数一般计算方法如下:
当严重度为一个平均值时,普遍率和严重度取值形式均为0.00~1.00的小数:
DI(病情指数)=I(普遍率)·S(严重度)
当分别调查各单元严重度级值时,严重度用级值0、1、2、3…整数,普遍率仍用小数:
上式中,Xi为各级严重度的调查单元数,ai为各级级值,amax为最高级值。
(计算时百分数均化作小数,0-1)
严重度分级
因病害类型有所不同。局部病害以受害器官为调查单元,最常见的叶斑病类以叶片为调查单元,每叶按其上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数分级,如麦类锈病的0、1、2.5、5、10、25、40、65、100%。系统病害或虽为局部病害而以单株为调查单元时,按全株症状严重度分成几级,分别赋以级值a=0、1、2、3…amax,共分几级依病害种类和工作需要而异,一般分成4~6级。近年来,为便于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和加工,不论调查单元是叶、果、枝,还是全株,严重度一概分为9级,加上无病的、由轻到重给以0、1、2、3、4…9十个级值。为统一标准、便于信息交流,对许多常见病害逐步形成一些严重度分级的标准图谱。在有些病害中病斑可以密集连片,严重度可以真正达到100%,而有些病害如小麦叶锈病则百分制严重度的给定数值往往大于其真值,其严重度分级图谱上标为100%的病叶,其孢子堆面积总和不过占叶片面积的37%(Madden,1991)。因为每个孢子堆四周占有一圈不产孢的面积,即使病害严重到极点也不会叶片全面布满孢子堆。严重度如何分级、分几级,要根据病情数据的用途兼顾合理性和实用性,既要保证必要的精确度又要易于迅速目测定级。分级过少过粗则结果不够精确,过多过细,则级差很小,不易迅速目测定级。调查数据如仅用于比较病情轻重或分析病情发展,在严重度较高的范围中不必分级过细,特别是多循环、局部病害其病情发展是对数级数、而不是算术等差级数发展的。但如果关键期(指对损失估计而言)病情数据将用于损失估计,则病情分级需兼顾病情级别和损失程度大体吻合,力求两者间呈一定函数关系。此外,严重度分级还要大体符合人的目测敏感度的差别。
韦伯-费赫纳定律
Weber-Fechner law
关于目测敏感度的定律。霍斯福尔和巴拉特(Horsfall and Barrat,1945)指出,严重度分级应当按照韦伯-费赫纳定律制定。该定律指出:在目测中,肉眼对讯号刺激的敏感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由于人们在病组织占全面积的50%以下时注意的是病组织,而在50%以上时注意的是健康组织。因此,在50%以下的严重度应分为25%,12%,6%,3%等几级,而50%以上则分为75%、88%、94%、97%几级。这种分法有人称之为HB system。HB系统的前半段恰好吻合病害的指数增长,而后半段又近似病害增长的自我抑制现象。因此,当用于研究病害数量增长时,HB系统是合理易行的。如用于损失估计,最高两级无需分得过细,因为严重度为94%或97%的产量损失无甚差别。
普遍率和严重度的关系
是具实用意义的问题。在田间调查中,普遍率轻易调查,误差较小,严重度较难调查,误差较大。在一定条件下,普遍率和严重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大多数叶斑病,单个病斑发病后面积扩展有限,普遍率和严重度主要由侵染位点数量决定,在流行前期和中期、普遍率接近饱和前,普遍率I和严重度S之间呈正函关系,简称I-S关系。可以简化田间调查,只调查普遍率,然后根据普遍率推算严重度。卡姆贝尔等(Campbell et al.,1990)提出如下三种情况下的理论通式:
当普遍率很低时,病斑分布为随机分布(卜哇生分布),则
式中:M为植物调查单元上可能发生病斑数的极大值。
当普遍率较高时,病斑可能呈二项式分布,病斑常集团产生,则
式中:b为每一病斑集团的病斑数除以每植物调查单元可能发生的病斑数的极大值。
如病斑呈负二项式分布,则:
上式中,M的定义同(1)式,k为负二项式的聚集度参数。
上列三式中的M、k、b参量取值均因病害种类而异,需通过多年多点的实地调查而测定。也可以在大量实测值的统计基础上求出经验式的预测式。但不论用理论式还是经验式,当普遍率接近饱和时,不能再从普遍率推算严重度。
病原物监测
对病原物发育进度和数量发展的定期连续调查。预测预报中需要监测病原物的发育进度,如子囊壳成熟进度可以作为小麦赤霉病、梨黑星病等病害中短期预测的依据。更重要的是病原物的种群数量。病原物种群数量的估测技术难度颇大。除线虫、高等寄生植物外,病毒、细菌体形微小无法目测,真菌群体的“个体”计数单元也无从划定,虽然菌核和孢子可以计数而菌丝体的生物量和繁殖潜能却难以测定。在多数情况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病原物群体的绝对量,包括生物量和个体数量,是无法测定和难以估计的,即便理论上可以想出方法,在实际上不能实行。实际上是对传播体的相对数量的变化进行监测,用于对病害流行系统作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比较,或用作特定条件下病原物群体绝对数量的一个代表值。空中孢子捕捉和土壤带菌量测定等都属于这种性质。
空中孢子密度和土壤病原物的定量定测气传病害流行始期或其以前空中孢子密度是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孢子捕捉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如凡士林玻片法或培养基平面法以承接空中沉降的孢子;还有旋转胶棒孢子捕捉器(rotor-rod sampler)等。土壤病原物传播体能目测或镜检计数的,如菌核、线虫、真菌孢子等,可取土样直接计数;不能直接计数的,需选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定量分离(
先把植物标本清理干净,用报纸压平吸湿半干后,放入氧化铜液体浸泡一下,目的是置换叶绿体,然后用报纸再压平。粘在标本纸上就可以了。标本纸可用买衬衣时的纸板做。这样做可让植物保持永久绿色。嫌麻烦可省浸泡过程。压好后直接粘在标本纸上。
1.寻找一株完整的植物,最好同时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展开不超过A4大小。
3.仔细的挖下植物体。
4.小心清洗污泥,去除枯叶。
5.将植物摊开在A4的纸上。
6.盖上另外一张A4纸。
7.将标本小心移入报纸中。
8.将报纸两处的开口钉上。
9.标示取用开口,贴上标签。
10.在干燥地板上放置十张左右的旧报纸,需折叠整齐。
11.将装有标本的报纸置于报纸堆上,折口最好相反,方便辨认。
12.再放上数张报纸。
13.以木板及重物压在整叠标本上,帮助标本干燥及成型。
14.于第1、2、3、5、7天,更换标本间的吸水报纸,以利标本干燥。
15.于指定日期,将标本连同外层的报纸及标签,一并带到学校。
关于植物调查报告,就根写日记一样,每天记录就可以了。
举例:例如大蒜
3月12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1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15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17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19日 今天,我给大蒜换了水。发现大蒜的底部经过水的浸泡,薄薄的一层白皮已和大蒜紧紧地贴在一起,是肉色的,而大蒜的上部没有水的浸泡,还是那样的白。但是我发现白色的皮突出了一点,我猜想可能是又要发芽了吧。
3月22日 今天,我发现白皮突出的那一点点中,冒出了一根长约3毫米的小绿芽,我高兴极了,连忙换了水,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2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24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急忙换了水。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我想:这蒜芽怎么突然长得这么快?一天一看也长长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3月2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芽中最高的又长了5毫米,那根刚刚冒出头的小绿芽长长了2毫米,中间两根长了3毫米。最后我又换了一次水。
关于“病害标本有哪些分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